患者入院后首診醫師快速評估,前置胎盤(完全性)伴出血,孕產婦高危評估“橙色風險”,患者未足月產前出血,且胎兒發育尚小,入院后立即予以保胎、促進胎兒肺成熟等一系列治療,初步制定治療方案,同時給予患者心里關懷安撫保持情緒穩定。入院后各項檢查由醫護人員全程陪同,密切觀察孕婦的病情變化。
5月16日下午,為保證孕產婦安全,院醫務科、外科、內科、婦科、新生兒科、功能科、輸血科及手麻科專家迅速開展多學科會診。通過匯報病情、詢問病史、查體等檢查,每位專家分別從患者實際病情出發,預測該患者醫療性早產以及發生產后出血幾率極大,面對后續治療、術中、術后可能出現的各種突發狀況,提出了相應的注意要點和緊急預案。經過仔細討論、決策,最終制定切實可行的預防風險手術預案。

5月16日晚,患者出現宮縮,立即給予對癥治療,婦產保健部部長孫淑川、產科主任張海琴現場指導。為防止宮縮加強后發生嚴重產前出血危及母胎生命,孫淑川主任指示:迅速啟動急診剖宮產預案終止妊娠。明確分工后立即聯系手術麻醉科、新生兒科、輸血科等相關科室做好相應準備。夜晚21時50分,手術順利開始,術中發現胎盤位置與術前檢查一致,完全覆蓋住“寶寶的出口”。打開子宮后羊水、血液洶涌而出,手術醫師迅速娩出胎兒。隨著一聲清脆、嬌弱的啼哭,寶寶順利出生,出生體重2325g,手術室里媽媽激動地留下幸福的眼淚。此刻,手術室里的“戰斗”正處于最緊張階段,面臨子宮下段收縮差、出血多,麻醉醫師時刻監測患者生命體征;手術醫師精準止血縫合;護理組認真查對輸血、輸液情況;新生兒復蘇組進行早產兒監護,一切都在緊張有序中進行。除了嬰兒的啼哭還有監護儀器的滴滴聲,歷時1小時15分鐘,手術圓滿結束。